【侨报网讯】虽然动画版《花木兰》这部迪士尼电影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,但它是在有色人种经常被符号化的电影时代出现的。
《纽约时报》报道,《疯狂的亚洲富人》(Crazy Rich Asians)和《寄生虫》(Parasite)的成功给娱乐界带来了不小的震荡,而真人版《花木兰》就是在此时推出的。但1998年动画片《花木兰》首次亮相时,情况完全不同:美国观众对亚裔出现在银幕上还并不习惯,而电影描述的亚洲人也让许多亚裔感到不那么舒服。
2020年电影暑期档过半,好莱坞大片的首映计划仍然遥遥无期,迪士尼电影《花木兰》转为流媒体播放。(图片来源:中新社)
上世纪90年代,好莱坞的亚裔代表甚至比现在还要稀少。更重要的是,当《花木兰》上映时,亚裔权益活动家们还在为《美国女孩》(All-American Girl)的失败而心有余悸,这是第一部以韩裔美国人家庭为主角的情景喜剧。
电视评论家、专栏作家杨致和(Jeff Yang)说,这部剧融合了对多种亚洲文化的成见,非常让人失望,他的评论也促成了该剧的迅速消亡。
杨致和表示,在那段时间里,亚裔美国人被当作一种类型来对待。在《美国女孩》被取消后,亚裔美国人主演的电视和电影出现了一段枯水期。当迪士尼推出《花木兰》这部由亚裔配音演员主演的中国女英雄电影时,引起了从喜悦到焦虑的一系列反应。
美国亚裔媒体行动网(Media Action Network)的代言人盖伊·青木(Guy Aoki)说,最初,当他听到《花木兰》时既高兴又紧张。他的组织给支持者发了电子邮件,表达他们对这部电影的支持。
青木说:“每次一个工作室选择在一个少数族裔的项目上冒险时,首先我们会非常高兴,其次会非常担心。因为如果这次做得不好,那就会很少有人愿与再尝试类似的事情了。”这部《花木兰》获得了成功,令他松了一口气。其全球的票房达到了3.04亿元,超过了《小美人鱼》的1.84亿元。
但是,《花木兰》的成功并没有对好莱坞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。它没有像《疯狂的亚洲富人》那样为明星们敞开大门。而且就在它上映一年后,也就是1999年到2000年秋季,共有26个新的电视节目阵容推出,但其中没有值得注意的有色人种角色。
如今,亚裔美国人在大银幕上的代表性仍然不足。根据南加州大学安纳伯格传播与新闻学院的一项研究,2018年好莱坞的百强电影中,只有两个主角是亚裔和亚裔美国演员。而美国人口普查局估计,亚裔至少占美国人口的5.4%。
专家们一致认为,《花木兰》更显着的影响可能是在社会和心理方面。社会学家南希·王媛(Nancy Wang Yuan)是《不平等:好莱坞演员与种族歧视》(Reel Inequality:Hollywood Actors and Racism)一书的作者,她说,这部电影帮助改变了人们的审美标准。电影上映的同时,还推出了大量的商品,包括“木兰”芭比娃娃、麦当劳儿童套餐玩具等。亚裔美国女孩从小与金发碧眼的芭比娃娃一起长大,现在有了和亚裔的芭比娃娃。
王媛说:“能够听到‘你看木兰,好漂亮’,对于年轻的亚裔美国女孩来说,是一件很重要的事。”
来源: 侨报网
0 人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