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近日举行的2023年澳网第四轮比赛中,中国金花朱琳和张帅均未能更进一步,双双无缘八强。赛中朱琳鏖战三盘,在先赢一盘的情况下被白俄罗斯名将阿扎伦卡逆转;而在随后的比赛中张帅也负于23号种子普利斯科娃,至此中国军团在本届澳网单打赛场全部出局。
回看本届澳网,中国军团创下多项纪录。3位男选手、7位女选手共10位选手亮相单打赛场,创历届比赛人数之最。其中要数朱琳和张帅的表现最为亮眼,今年已28岁的朱琳职业生涯首次战胜世界排名前十的选手,个人首次挺进澳网十六强,而此前张帅也是等到快27岁才首次在大满贯正赛赢球。
二十七八的年纪对于职业球员来说已经不小了,张帅在赛后的发布会环节也谈到了中国选手“大器晚成”的话题,有媒体总结她的发言称,她认为“大器晚成”的原因:曾经无助、无知、无经历。从张帅的话中不难发现,中国网球事业发展早期走了较多的弯路,现在也在摸索前行。
网球运动在中国发展较晚,民众对网球的认知还停留在“贵族运动”的层面。而在海外,网球早已拥有了社交属性,从早期的以俱乐部聚会交友,到大量建设网球场地将网球融入日常生活;再到业余球员转向职业球员的制度完善,让普通民众也能走向专业赛场,越来越完善的赛制和商业环境持续推动网球运动的正向发展。
中国缺少网球的“土壤”还跟中国网坛缺乏标志性人物有关,提到乒乓球人们会想到邓亚萍、张怡宁,提到篮球人们会想到姚明、郑海霞,而提到网球人们会想起哪位中国球员?曾经在李娜勇夺法网、澳网两项大满贯冠军,中国曾出现过网球热潮,而李娜退役后,在役球员却难有人能再激起浪花。没有领军人物,缺乏社会关注度,网球很难流行起来。
此外,网球门槛高,没有一定训练很难上手,而训练需要场地,但目前中国的网球场还尚不足满足需求。数据显示,目前中国有49767片网球场,而全美的网球场数字已达到214112片。僧多粥少势必会造成爱好者没有场地享受网球,教练和培训机构缺乏培训场地的局面,中国网球发展遭到场地因素的限制。
不过,随着中国的发展,网球开始被逐渐普及,中国还推出网球青苗计划,打造少儿网球生态体系,规范引导少儿网球市场,从儿童和青少年出发提高民众网球基础,推动了行业可持续发展。
把目光再拉回本次澳网赛场,中国男网的吴易昺、张之臻和商竣程的亮相,是公开赛时代以来首次有3名中国男单选手登上大满贯男单正赛的舞台,对于中国网球运动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。其中年仅18岁的商竣程作为本届澳网男单正赛签表中最年轻的球员,未来可期,同时也说明中国网球运动员的年轻化趋势。
中国网球想要突破并非一朝一夕之事,“大器晚成”不是常态更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,唯有厚积薄发、积蓄力量,创造出良好的运动环境和氛围,才能再创中国网球新辉煌。(关陌山)
来源:侨报网
0 人评论